近年来,在城镇化进程中,无锡市惠山区出现纠纷面广量大、类型多样、复杂难解的新情况,惠山区法院主动入村(社区)、入企、入校,了解司法需求,创新服务对策。
“通过审判活动,弘扬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从而对群众进行法治意识教育,在全社会树立法律的权威,是我们的重要职责。”惠山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凌芝胸有成竹。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惠山法院紧扣审判工作实际,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努力延伸司法服务,优化司法环境,为促进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打造法治校园的天空
两名同学课间游戏掰手腕,其中一名同学不慎掰断了手,责任该如何承担?
舍友让老乡在宿舍过夜,结果宿舍的财物被盗了,遇上这种事情该如何处理?
“古惑仔”真的像电视上演的那么酷吗?
在惠山法院“法院开放日”活动中,来自辖区一所中学的学生们旁听了一起故意毁坏财物案的庭审。庭审结束后,主审法官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一次现场法制讲座,针对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和法律上的困惑,深入浅出地作了讲解。
“没想到一时冲动居然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仅仅因为夫妻吵架就迁怒他人损毁财物,不仅要坐牢,还要赔钱,真是不值得。”学生们亲身感受庭审现场,更深刻地体会到法律的威严。
近年来,惠山法院组织开展了庭审观摩、现场赠书普法、青年法官法律咨询、专题法制讲座、“法院开放日”等各类普法教育活动50余次,参与师生3万余人次,赠送自编普法读物3000余册,给辖区广大学生带去一场场普法盛宴,更多的学生与法院有了更深层的接触,对法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受到师生们的一致欢迎。
除了定期开展活动,惠山法院不少青年法官都加入了学校“兼职法治辅导员”“知心法官姐姐”的行列,公布QQ和手机号,在工作之余为学生们答疑解惑,与学生们成为知心朋友。
托起企业发展的平台
“张老板,上次你们企业遭遇的以制造假工伤进行诈骗的案件要公开审理了,你有空可以过来旁听。”“好,我一定来!”一家小型机械加工制造企业的负责人张某接到了法院的邀请电话,听说诈骗自己的团伙即将受到法律的惩罚,张某立即表示愿意参加庭审旁听。
半年前,张某的企业因为临时增加的订单而需要人手,就在企业门口贴出了招聘告示,当天就有一名青年齐某前来应聘。
张某见齐某对工资待遇没有什么异议,没有签订合同就先让他上岗了。没想到第二天,齐某就摔断了手臂。为了息事宁人,张某和齐某的“家属”达成了协议,一次性赔偿3.4万元。几天后,张某听说朋友的厂里遇到了类似的事情,两人交换信息后发现,“受伤”的工人竟然是同一个人。唐某报警后,齐某等16人诈骗团伙相继落网。
旁听席上,坐满了由法院邀请的辖区各镇(街道)的200多名企业主代表,连续两天的庭审,没有人中途离席。庭审结束后,法院联合区总工会、总商会、工商联、安监局等部门,与企业主们召开座谈会,围绕劳动用工、企业融资、规范经营等多个方面,深入分析、研判了当前影响制约企业生产经营的现状、成因、困难及对策。
惠山区中小企业众多,涉企纠纷也日益增多。为此,法院专门出台《关于为促进全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制定了17条具体举措,服务辖区中小企业发展。在化解各类纠纷的同时,法院通过走访各类企业、公布典型案例、法官法律宣讲等形式,进一步深化“法”“企”和谐共建工作,不断创新司法服务企业的方式和途径,当好广大企业的“法律参谋”。
搭建民意沟通的桥梁
“现在开庭!”村委会的大院内,随着前洲法庭庭长杨卫东的法槌声落,庭审正式拉开帷幕。在这起因情感纠葛引发的纠纷中,外地到锡务工的“80后”女孩小平(化名)和当地的男子小海(化名)原本是一对恋人,但是两人交往不久就因为价值观念不同,频频产生摩擦,不但反目成仇,甚至闹出了家属互殴、当事人喝农药轻生等事件。小平伤心之下将小海告上法庭,要求对方赔偿青春损失费、医药费等。
受理案件后,前洲法庭多次上门走访当事人,谈心释法,逐渐缓和了双方的对立情绪。考虑到案件的特殊性,法庭决定将庭审“搬”进当事人所在村委大院,进行巡回审判,就地审理,现场普法,数十名村民到场旁听。
庭审中,杨卫东当庭教育双方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理性解决彼此之间出现的问题。随后的调解,杨庭长特地请来了当地村委、派出所的相关工作人员,在现场再次做起了双方当事人的工作。最终,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并当场签字确认。一起矛盾尖锐的纠纷圆满化解,也赢得了在场旁听群众的啧啧称赞。
“每一次巡回审判,不仅是为了个案的解决,也在无形中影响周围群众的法治观念。”杨卫东介绍,法庭通过定期开展巡回审判活动,辖区群众对庭审有了直观的感受,遇到纠纷也开始懂得用理性的方式,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在庭审活动中,法官也能了解到群众关心的问题、发现苗头性的纠纷。
在巡回审判现场,还有“兼职调解员”、特邀人民陪审员的参与。据介绍,每个村(社区)的调解主任都是法院聘任的“兼职调解员”,他们积极主动协助法院开展调解工作,普及法律知识,使得很多纠纷快速、简便解决,缓解了当事人的诉累。同时,法院通过开展现场观摩庭审、实务培训、探讨调解技巧等形式,指导“兼职调解员”进一步提升调解水平,加强法律素养,更好地建立起法院和群众之间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