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江苏经济报》:法槌声中,滑过指尖的流年光影
  发布时间:2014-04-25 15:59:25 打印 字号: | |

法槌声中,滑过指尖的流年光影
———记无锡惠山法院洛社法庭副庭长王臻

初见王臻,是在法院的礼堂里,她正在讲课,题目是《我的10年感想和梦想》。

初始,并没有多少人听得认真。45分钟后,课散了,却很容易从听课的人眼中读懂一个词———共鸣。

王臻走下讲台,我和她打招呼:“嘿,讲得不错呀!”“没什么,都是些心里话。”30多岁的她仍有些羞赧,“我只是想告诉大家,普通法官审理一些琐碎的案件,也能做得很精彩”。

梳理心境,健步理想现实间

20034月,王臻调入基层法庭,刚开始办案,收获的不是尊荣感,而是忙与累。“真的很忙,案件最多时,我们一审一书两个小女子手里长期保持100多件未结民商事纠纷,每个月费尽全力结案二三十个,一定会有足量的案子马上补充进来,让人不得喘息。”王臻称自己为消防员,每天都在“灭火”。过于疲惫的状态让她一度深信自己干着全世界最辛苦最麻烦的活儿。

在进入法院后,和所有怀揣着崇高法律信念的年轻人一样,王臻体验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威严的审判席,有时就是巡回法庭里几张陈旧的桌椅;经历了诸多辛苦努力得到法官身份,当事人一样对你撒谎、怒骂,并无尊重;学习过各大部门法律包括国际公法、私法,但面对的始终都是家长里短、针头线脑。巨大的落差让刚入职的王臻身心俱疲。而这种疲惫带来的负面情绪终于在面对一件涉诉信访案件后爆发了。

上访老汉原来是被告,原告是他的邻居,因为上访户说邻居家孩子的坟墓会滋生病毒,所以把人家坟头给扒了,邻居上门理论,上访户又把人家的脑袋敲破了,邻居起诉到法院要求他赔偿,法院最后判赔2万多元损失,他上诉后维持原判,他又去省高院申诉,申诉还是没有得到他满意的结论,于是他开始了不停地进京上访。为了做息诉工作,王臻把老汉约到了村委,哪知他见面劈头盖脑地就问:“你是哪个法院的?”“我是惠山区法院的。”“那你级别不够,没资格跟我说话!叫你们中级法院的来!”王臻劝说他不要进京,又是路费又是住宿,这会给他造成更多的损失。老汉冷笑一下:“你们现在这是心虚了吧,来求我不要去北京?反正我的费用全部要你们法院赔!”说完就走了,几天后老汉托村委给王臻传话,说法院至少赔偿他5万元,他才考虑不去北京。

手中那本应闪耀着锋利光芒的法律利剑,却根本无法斩断眼前的难题,在法盲面前,法官对法律的解释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法官威严何在?尊荣何存?王臻的信仰在这位法盲上访户面前开始破裂。

带着这种负面情绪回到家,不想吃饭,不愿说话。王臻似乎一点就爆,全家萦绕在低气压中。“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很讨厌!”同住的母亲是当过老师的人,对女儿的焦虑,母亲反应也很大:“你有义务把自己工作上的负面情绪处理好后再回家。”说完摔给她一张剪报,剪报上是一则小寓言:有个年轻人,想要成为用剑的高手,就去找一个大师。他问:我努力练习多少时间能成为高手呢? 大师说:10年。他又问:如果我不吃不睡,每天24小时不断地刻苦练习,那需要多少时间呢?大师说:30年。他不解:为什么?大师:因为你忘记了做这件事的乐趣。

“不,为什么我要以这样一个糟糕的状态,工作在我喜欢的岗位上!”王臻突然恍然大悟:和别人抱怨没看到自己在送达中遭遇的抵抗和阻挠,在保全调查中遭遇的拒绝和冷漠,在疑难复杂案件审限倒计时下的焦虑,在矛盾激化案件审理中的危险,在涉诉信访化解中所受的嘲讽,其实并无意义。就如同自己体会不到医生被医闹纠缠的痛苦、老师被几十个“皮猴”围绕的头疼、警察24小时不得关机随时待命的压力。做人做事本来就是各有各的苦,比谁更苦根本没有下限!

当晚,寂静的房间,持续了多日的失眠没有来袭,入睡前,王臻下了一个决心:与其带给家人负面情绪,让家人产生抱怨后再传递回自己,不快乐的情绪就永难摆脱了,这对于自己的工作状态十分不利,倒不如探寻一下更多的方法,更高效地利用上班时间。毕竟,这是自己热爱并且准备坚定不移走下去的“法官路”。

庭前调查,磨刀不误砍柴工

王臻自认为在办案速度上,自己和“快”字是沾不上边的:“倒不是我拖沓,而是很多案子,我习惯在开庭前先做好事前调查,更好地掌握案情,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嘛。”在王臻看来,每次开庭审理之前的相关工作其实特别关键,可以说直接能够影响案件的审理进程。不过她并非工作伊始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一开始我试图让每件案子快审快结,调查不充分,也吃了些‘苦头’。”   

王臻说的“苦头”是一件房产继承纠纷。原被告是来自上海的姐弟三人,要求分割母亲名下遗留下来的一间房屋。当时法官生涯开始不久的王臻,按照效率第一的思路,迅速展开了两次庭审,结果开庭都在双方的相互指责中结束,这让王臻很是焦头烂额。第二次庭审后的调解中,当事人提到父亲曾跟大姐说儿子对他并不好。这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引起了王臻的注意,细问之下得知原来原被告双方在无锡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姐姐。“这是母亲名下的房屋,所以大姐不应该取得份额。”虽然原被告双方说得理直气壮,但是按照相关法律,大姐事实上是可以得到房屋继承份额的。这个事实的发现,让王臻明白,之前所有的审理工作全做了无用功,一切都得推倒重来。更让她没想到的是,新追加进来的当事人大姐透露,原被告双方早前曾为父亲的房屋继承进行过诉讼,一审法院因为没有查明还有她这个继承人,被二审法院发现遗漏主体,案件最后发回重审。“毫无疑问,如果我没有发现被遗漏的当事人,那最终这个案件肯定也要被发回重审。如果我能在庭审之前,首先向村委了解一下他家情况,就至少可以缩短一半的审理时间。我一味求快,结果反倒降低了效率,这也算是我交了学费了。”王臻笑着回忆道。

吃一堑长一智,吸取经验的王臻已经形成了开庭前先仔细调查案情和当事人情况的习惯,进入这一“慢”模式之后,王臻渐渐尝到了甜头。

2012年,王臻接手了一件离婚案,男方起诉女方要求离婚,一切都和一般的离婚案别无二致。庭审时,不善言辞的原告一直没怎么说话,而被告的代理人则一直在斥责原告使用家庭暴力。“这个案子表面看起来很简单,因为女方不同意离婚,完全可以判不准离。”但正如王臻所说的,案件仅仅是“表面上很简单”。接手案件之后,王臻首先做的就是去村委调查了解情况,于是从表面上看不到的内情就浮出了水面。原来原告是上门女婿,对家庭一直很好,被告却生活不怎么检点。更令王臻没想到的是,被告的代理人和情人竟然就是同一人。把前因后果串联清楚的王臻决定进行庭外调解,而且就在当事人家里进行。双方对房屋分割充满了争议,被告对法院的房子分割方案很不满意,还对原告指指点点,十分强势。王臻对此早有准备,她将村上有威信的人和女方大伯等亲戚请到调解现场,正是他们从公正的立场上斥责被告的不是,支持了法官的方案,让这个案子的“家中调解”能够顺利完成。

“思路要清晰,不走弯路,效率肯定可以提高。就像很多条路都可以到我们法庭,但肯定有一条最近的路,如果没找对,就要绕路,肯定要花的时间多。”

将心比心,良言一句三冬暖

“其实我们的工作翻来覆去就是一件事:沟通。这事儿,做好了,事半功倍!”王臻说,自己最擅长的是引导式沟通。

2013年,有一个经济纠纷,原告要求诉讼保全,被告的法定代理人得知后直接打电话给王臻,气势汹汹地说:“你现在是不是要把我弄死?你弄死好了,我反正也不管了,法院爱怎么弄怎么弄,不给我活路我就去死!你查封的东西跟案件有什么关系?你有什么权利查封?”

当时正准备开庭的王臻劈头盖脸被“教训”了一通,心里有些不舒坦,但她没说话,耐心地听对方讲完,然后调整了下语气,说:“你也知道法官拿的是阳光工资,也希望不要去财产保全,本意上我不要干这种事情。但是法律规定我要做这些事,哪怕你以后起诉别人,你要我去做,我也会去做。而且我知道你是很敬业的人,我想如果是你做,你会比我做得更好。其实我已经跟原告说过了,希望他能配合,放宽一点,也是给他自己一条生路。如果真的诉讼保全对你影响很大,影响到你的工人,我也肯定会向领导汇报,你可以写一个书面的材料给我。我可以给你一个礼拜的时间,暂时不判。”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吐出两个字:“谢谢。”虽然有些不情愿,但明显火气消了。“后来他也没送书面材料来,其实我也预料到这材料不会送来,对方也明白保全是法定程序,只是自己的财产突然被查封了,不管是谁心里都会蹿起火。”王臻笑道。

不要硬邦邦地对当事人说不行,而是要给当事人指一个方向,给他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是王臻的沟通之道。在王臻看来,如果把自己放到当事人的立场上做一下换位思考,其实就能够理解对方的焦虑心情,这样一来自己的心情也会好很多。往往法官态度友好的耐心解释,基本都会换来当事人的理解与配合,何乐而不为呢?

借力使力,巧用四两拨千斤

正聊着,王臻的电话响了:“嗯,你安排的开庭时间表我看了,除了徐荣的离婚案改在17号下午,其他就按照表上来,你通知他们开庭时间吧。”挂了电话,她笑道:“是我的书记员。其实我很庆幸,我的书记员非常给力。之前几个书记员不停换,现在这个跟了我5年,我们已经非常默契了。很多事情,我还没想到,他就帮我安排好了,这节约了我大量的时间。”

我打趣道:“你很懂得借力呀!”

“必须借力啊!”在王臻看来,法官工作很多时候都是需要相互配合与帮助的,借力使力往往是正确的选择。“当然这个‘力’也不是那么容易借的,但是想借到力,你得自己先有点分量。”

在王臻看来,法院是一个聪明人的群体,可以说,每个人对其所有同事都有一个“心理估价”:他的敬业程度达到我多大的内心认可。要想借同事的力,前提条件是得先做好一个敬业的自己。“我听过有些法官抱怨书记员不给力,其实当法官表现出的是有节奏感和计划性的忙碌,自然就会带动书记员的工作积极性。”平时,王臻的庭审、调解和谈话,书记员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王臻的思想、方法逐渐渗透。“这对于书记员来说,是学习,之后,他们自然愿意自己尝试更多地参与。而让人非常高兴的是,他们的思想和方法,很多是源自你,这就意味着你们会更合拍。他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无疑也会提高我们法官的工作效率,这都是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

对内,王臻借了同事的力;对外,她则是借基层组织的力。

王臻说:“洛社镇上每个村的调解主任、妇女主任和治保主任,都是自己的‘宝’!”因为多数当事人都是本地的自然人和企业,他们的一切对于法官来说至关重要的信息,大多可以通过这些主任的“信息库”找到。

有一次有个分家财产纠纷,其中一名被告居住在邻镇某村,王臻向调解主任了解过被告夫妇常住村里,于是发出了通知开庭的信件。没料想信件却被退回了,理由是三次投递无人。王臻觉得很奇怪,决定马上上门送达,并邀请调解主任同行。到了被告家,敲门没有人应答,调解主任把王臻带到被告邻居家,这一打听才明白,原来被告夫妇是勤快人,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忙碌在桃林里,最近正是桃林最忙的季节,而这两夫妻还特节约,至今没有用手机,所以之前退信成为了必然!调解主任随即向村民们打听被告家桃园的位置,立马有个大妈就说:“我家儿子就在旁边的桃林里,我现在就打电话给我儿子,叫他们夫妻俩回来一趟。”15分钟后,被告夫妇就坐着电动车回来了,并顺利地签收了材料,表示会准时来开庭。回程的路上,书记员笑道:“太顺利啦!要凭咱俩自己,找到天黑都找不到这个被告啊,哪怕找到,还不知道要费多少口舌才能让他签字呢!”

关于借力使力,王臻其实想要表达的很简单,工作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想个方法、找条纽带,人与人之间建立起联系和信任,复杂的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减少了目的不明的匆忙,时间就这样保存下来了。 一点一点的时间被节省下来,就像零存整取,真要用的时候,就会发现时间多了出来,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采访结束,王臻对我说:“其实我觉得我挺普通的,好像没什么特别值得写的。”

我摇摇头:“就像你说的,普通法官审理一些琐碎的案件,也能做得很精彩。你代表着一大群法官,这个群体一点也不普通,非常值得写!”

是的,就像王臻笔记本扉页上的那段话:办结婚的在民政局、添房子的去房管局、赚钱了纳税去税务,但是离婚、分家析产、合同纠纷全都是我们的职责,这个社会的人们似乎是把最不开心的事、最痛苦的情绪,全都宣泄给了我们。我们以最正义化身的形象,接触着社会最负面的纠纷和情绪。如果我们不修炼自己的内心,你只会从第一反应体会到巨大的愤怒、极度的不平衡。但是,一旦了解到辛苦对于整个人生的意义,我们迟早会感激我们能在年轻时被迫辛苦,它让我们踏实、坚定、自信、微笑,不爱生气。

来源:惠山法院
责任编辑:惠山法院
联系我们
法院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区政和大道195号   邮编:214174
友情链接